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的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小小一顆牙齒,既可能是某種疾病的警報,又可能導致全身健康受損,我們要好好愛它!
大概在我小主人3、4個月大時起,我就出世了,當然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我的兄弟姐妹們也“接二連三”地報到。
在人類的一生中,要先后長兩次牙,首次長出的是乳牙,2歲左右就出齊了,一共20顆左右。6歲開始,乳牙開始脫落,長出恒牙,一般來說,健康成人的正常牙齒包含28-32顆恒牙。到十二三歲時,我們家族成員就基本穩(wěn)定了。
眾所周知,人們吃進去的東西必須經(jīng)過牙齒研磨,才能減少腸胃的負擔,幫助人體消化吸收。此外,口腔咀嚼還可以刺激腦部神經(jīng),促進腦部神經(jīng)正常發(fā)育。
當然,牙齒的“社交功能”也不容小覷,和朋友聊天攀談時笑出你的八顆美牙,也可以給自己加分呢。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60%~90%的學齡兒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齲齒。其中15%-20%的中年人(35-44歲)中,有嚴重牙周或牙齦疾病,65~74歲的人中約30%的人出現(xiàn)缺齒。
沒有了牙齒的守護,我們不僅吃飯不方便,而且口腔病灶內的細菌和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和淋巴液傳到全身組織和器官,引發(fā)慢性炎癥,嚴重可危及心臟健康,誘發(fā)肺部感染、糖尿病,導致妊娠期婦女早產,危及胎兒健康。
所以,我們的健康問題,可千萬不容忽視哦!
人類常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這話不假。我們牙齒生來就比較嬌貴,受不得太多折磨和刺激,盡管跟著主人吃了不少山珍海味,但也在“放縱”中傷痕累累。
牙齒使用頻率高,磨損多,是最需要被好好保護和檢查的部分。
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真正保護到我呢?下面這幾點很重要。
1.早晚認真刷牙
齲齒是食物殘渣產生的酸導致的,酸讓牙齒脫礦,變得敏感松動。作為一顆愛干凈的好牙,我最喜歡的就是洗澡。
最好每天早晚用正確方法給我們洗溫水澡,使用水平顫動拂刷法刷牙,每次刷3分鐘,配合使用含氟牙膏,可有效減少齲齒風險。
2.定期口腔檢查
當我患病的時候,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人們忽視。
只有定期檢查,才能盡早發(fā)現(xiàn)小的齲洞,及時修補。
如果等到有了疼痛癥狀才來就診,我可能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嚴重病變就得拔牙了。
所以,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要給我們體檢一次,兒童、老人、孕婦每三個月到半年檢查一次。
3.有些食物要少吃
骨頭、帶殼堅果等太硬的食物會加重牙齒表面磨損;
咖啡、濃茶、巧克力等食物色素容易殘留在牙齒表面,造成外源性色素沉積。
4.避免毀牙惡習
抽煙會讓煙漬在牙齒表面沉積,牙齒變黃變黑,因此要戒煙。
撕扯線、開瓶蓋、咬包裝,這些行為會導致牙齒折斷、移位。
盡量少用粗糙的牙簽,不正當使用牙簽會使牙齦不斷退縮,牙根變得敏感,增加齲齒和牙周炎風險。
1、牙齒越白越好?
牙齒并非越白越好,如果牙色過分白,視覺上會有一種不真實感。
正常健康的牙齒顏色應該是象牙白,有牙釉質的透明質感,具備一定光澤度,這說明牙齒的礦化程度非常好。各種原因引起的牙齒顏色偏黃,可通過冷光美白、激光美白改善。
2、缺顆牙無所謂?
我的兄弟姐妹很多,人類經(jīng)常覺得缺一顆牙不礙事。
事實上,牙齒缺失后,相鄰的健康牙就會失去依靠,進而傾倒,使得牙間隙慢慢變窄。
傾倒的牙齒受力方向一變,就會引發(fā)一系列牙周問題。
缺口處相對的牙齒就會變長,導致咬合關系紊亂,引起頜關節(jié)問題。
時間一長,頜曲線也隨之變化,面部就不對稱了,影響美觀。
所以,一旦有牙齒缺損,要及時種牙或安裝假牙。
3、飯后立刻刷牙?
飯后馬上刷牙,是不利于牙齒健康的。
剛吃完飯后,大量酸性食物會附著在牙齒表面,此時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比較松軟,如果馬上刷牙,會對牙釉質造成一定的損害,使之變薄。
再進食時,會酸痛敏感。
吃飯后最好先用清水漱口,半個小時后再刷牙。
4、洗牙不好?
任何人的牙齒都會產生牙菌斑,刷牙不能徹底清潔牙齒和牙菌斑,久之,唾液中的鈣離子沉積在牙菌斑上,形成牙結石,而在唾液腺開口的位置更容易沉積牙結石。牙結石越來越厚,壓迫牙齦,會引起牙周疾病。
目前的洗牙都是用超聲震蕩原理來處理牙結石,正規(guī)的洗牙方式是不會破壞牙釉質的,建議每年洗牙一次。
地址:湖北省仙桃市南城新區(qū)沔州大道中段29號 咨詢電話:0728-3220999(工作時間)/ 3220079(休息時間) 傳真: Email:[email protected]